现在正进入夏秋季施工阶段,随着秋季的来临,天气渐渐转凉,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增大,作为施工人员,不能忽视气候的变化,因为季节昼夜气温、风速波动大,预拌混凝土在施工中易产生早期干缩裂缝。裂缝种类大致分为两类: 一、干缩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内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湿度不均形成干缩变形,既和材料有关也和温 度有关。 二、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主要成因之一即为水化热,浇筑混凝土会产生热量,导致混凝弹性模量变化 ,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在混凝土冷却时,由于冷却以及外界温度变化也会导致应力产生。 为了预防裂缝,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优化选材及配合比若混凝土中铝酸三钙含量低,矿渣含量少,则相应的水泥品种干缩较小;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小、水 泥用量小、砂率小,也可减小混凝土干缩程度。 在施工中应选择干缩较小的水泥, 降低水灰比,采用粗砂以降低砂率。考虑现在气候的影响,应加强湿水养护,提高保水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早强剂,虽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也会导致干缩加大,故应慎重使用。 ②规范化振捣操作 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影响结构的整体性,整体性越好,不均匀收缩时的稳定性越好,所以在优化 选材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过振、漏振,并加强养护。 ③结构优化布置 在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上合理设置伸缩缝,弱化约束作用与约束范围;还可增加配筋密度,减小钢筋直 径,提高结构整体性。 ④改善级配 应改善骨料级配,控制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不会过大,并适当掺加混合料,优选低水化热水泥品种 ,还可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以减少水泥用量。 ⑤合理设置结构约束 混凝土结构周边若存在护栏、**板等外界约束,导致结构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应力,应在结构上合 理地进行分缝分块,尽量保持基础平缓,避免结构高差过大。 ⑥合理控温 由于近日温差较大,白天温度较高时浇筑可减少每层混凝土厚度,并在混凝土内埋设降温水管;晚上 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拆模时间,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保温。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应进行温度检测,避免温差过大,降低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作用。 养护小窍门: 1、混凝土浇筑前需将模板、钢筋润湿,防止因温差引起混凝土早期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缝。 2、混凝土浇筑到作业面后应及时振捣、压实,并适时进行二次或复振及抹面。 3、对平面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在混凝土初凝前1小时内进行二次或三次压实抹面,建议二次压实抹面 时间以人踩踏印深3-5mm时为宜。并应特别注意消除混凝土表面沉缩裂纹。 4、当混凝土尚未凝结硬化而出现塑性裂缝时,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及时予以处理。 5、因现阶段气温、风速波动大,混凝土表面失水速度快,应加强保湿养护。为防止因表面水份急剧蒸发 产生早期干缩裂缝,混凝土在最后一次收浆和抹压后应在30min内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终凝后,揭去 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养护。 6、由于温度波动大,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大,所以应根据混凝土凝结状况确定好拆模时间,以免过 早拆模拉伤混凝土。 7、因预拌混凝土中掺有外加剂,早期强度偏低,故不要过早增加荷载,以免裂缝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