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泵车停放的场地,应尽可能开阔,足以完全展开各个支腿,检查周围是否有障碍物,防止臂架或支腿触及建筑物或其它障碍物,操作人员的视线应能达到工作区域的各个角落。 当操作者所在的位置不能观察到整个作业业区或不能准确判定泵车外伸部与相邻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应配引导员指挥。绝不能违章使用设备和任设备*自运行。 2、须按安全作业要求,采用警示设备将工作场地与交通和公众隔离开。 3、必须将泵车停放在坚实的地面上,以保证泵车的稳定性。泵车必须远离坑、堤坝、沟渠等。因为这些地方的地面受到支腿的压力可能引起塌落,影响泵车的稳定性。泵车工作时应与沟井、斜坡、挖掘基面、电缆线等保持安全的距离。 4、当泵车停在斜坡上时,把楔木放在轮子后。松开制动器,让设备慢慢滚向楔木。到轮子滑到楔木上时,拉上手制动,垫好楔木,然后再伸开支腿。 5、泵车通常是是水平停放。通过调整支腿使泵车校平。 6、必须将泵车停放在坚实的地面上,以保证泵车的稳定性。支腿作用于地面压力可达26kg/cm2.如果地面不够坚实,必须在支脚下交叉放置一些垫木。 7、泵车必须远离坑、堤坝、沟渠等。因为这些地方的地面受到支腿的压力可能引起塌落,影响泵车的稳定性。 8、布料过程中,应不断检查并在必要时调整支腿。通过调整支腿以减少由于布料杆在不同位置时产生的扭矩,确保支腿支在坚实地面上,进而保证整车的稳定性。 9、泵车作业时要与起重机、建筑物之类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在有电线的地方须特别小心,注意与电线保持安全距离,否则泵车上及附近或连接物(遥控装置、末端软管等)上作业的人员有生命危险。 当高压火花出现时,设备下及周围形成一个高压漏斗区,当跨入不同的电压区(跨步电压)电压产生的电流流入人体。 10、工作时,将泵车置于水平状态(较大许可斜度为3°) 11、布料杆作业区严禁站人! 12、支承时,所有支腿必须伸展到位。 13、必须按要求支撑好支腿后方可操作臂架。相反,操作完毕后必须将臂架收拢到位后方可收回支腿。 1、混凝土的可泵性泵送混凝土应满足可泵性要求,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 粗骨料的较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应为: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于碎石不宜大于1:3,对于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1:4范围;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1:4~1:5之间。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2、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混凝土缸和输送管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泵送水后再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润滑上述部位:泵送水泥浆;泵送1:2的水泥砂浆;泵送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配和比的水泥砂浆。润滑用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地方。 3、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运行的状态,然后逐渐加速。 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工作正常后方可以正常速度泵送。 4、混凝土泵送工作尽可能连续进行,混凝土缸的活塞应保持以较大行程运行,以便发挥混凝土泵的较大效能,并可使混凝土缸在长度方向上的磨损均匀。 5、混凝土泵若出现压力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 输送管明显振动及泵送困难等现象时,不得强行泵送,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得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以防止堵塞。 6、当出现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①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运行,逐步将混凝土吸出返回至料斗中,经搅拌后再重新泵送。 ②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待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运行,以排除堵塞。 ③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开堵塞部位,待排出堵塞物后重新泵送。